倒背如流【典故】
发布网友
发布时间:2024-10-23 23:00
我来回答
共1个回答
热心网友
时间:2024-11-05 02:40
在文学界,有些人的记忆力令人惊叹。例如,王明据说对《资本论》的页码都能倒背如流,这显示出理解和记忆这部深奥著作的难度。巴金在12岁时就能背诵多部书籍,尤其是《古文观止》,这对他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曾经感慨地说,《古文观止》是他的启蒙老师,影响了他的二十多本散文创作。
茅盾更是出了名的能背诵《红楼梦》的任意章节,这显示出他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掌握。郭沫若和鲁迅的“背功”同样令人咋舌,他们的才华背后,离不开对大量文学作品的熟记。作家三毛的作品中,古诗词的恰如其分引用,也源于她丰富的记忆力。这表明,汉语的学习中,机械识记和“死记硬背”是其独特之处。
满腹经纶的积累是出口成章的关键。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就难以在表达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。因此,无论是理论书籍还是文学经典,都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来内化于心,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,言之有物。这正是汉语学习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