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,如何有效预防?
发布网友
发布时间:2022-04-21 08:11
我来回答
共3个回答
热心网友
时间:2023-11-07 19:35
糖尿病发病,主要与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,以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系。但是环境因素的变化,其实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如人口老龄化、生活方式,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,都会造成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。因此,预防糖尿病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:
1、需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,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高热量、高糖、高盐的饮食,多选择高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2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戒烟、限酒、控制体重,因为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会明显增加。
3、保持运动对预防糖尿病也是至关重要的,每周最好能够保持每天运动30分钟,每周坚持5-6次的频率是比较好的。
4、应该定期的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,早发现、早治疗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发生。
热心网友
时间:2023-11-07 19:35
1.保持合理饮食和经常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;保持体重,避免肥胖;减少高糖、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饮食,多吃鱼肉、牛奶、牛肉、苹果、蓝莓等等,一些提高免疫力食物也可以适当辅助,今幸人参 、虫草、党参、松茸等等,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2、少油少盐的菜肴
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。烹饪菜肴通常通过蒸、煮、冷混合、漂洗、炖、卤制等方式完成。烹饪时应该使用植物油,以减少晚餐。在晚宴上,你也应该试着在家里吃饭时根据食物的数量和搭配来选择食物。
3、加强日常运动
锻炼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辅助疗法。每周持续30分钟的步行和游泳等有氧运动,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降低血糖,帮助我们降低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。
热心网友
时间:2023-11-07 19:36
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很严重的一种慢性流行性疾病,而且更为可怕的是:很多人已经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,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形下继续着自己“不健康的”生活方式。等到疾病持续发展出现典型症状再进行干预的时候,效果往往大打折扣……
那么哪些群体会是糖尿病的高危群体、需要对这个疾病多加留意和进行筛查呢?
1,身体肥胖、体重超重者
体重超重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非超重者的3倍以上。身体肥胖,尤其是那种“肚子大,四肢纤细”的中心型肥胖,内脏脂肪堆积严重,极容易导致“胰岛素抵抗”。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特征,几乎是从血糖正常发展到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。
因此这类人群除了要积极运动减肥之外,更要重视健康体检,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指标。
2,四十岁以上人群
流行病学研究显示:随年龄增长,患糖尿病风险会增高。尤其是45岁后,患病率明显上升。
其实年龄增长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。年龄增长意味着器官的老化和身体机能的衰退,因此四十岁以上人群要重视年度健康体检,同时一定要开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3,有糖尿病家族史
糖尿病虽然不是遗传病,但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。如果直系亲属有患糖尿病的情况,那么本人(在同样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)较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,即有更强的“易感性”。
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,更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,定期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。
除了上述3类高风险人群,其他即便是健康人群,如果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(如暴饮暴食、久坐不动……)和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,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定期体检筛查是发现糖尿病的有效途径。
而且最关键的是:一定要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都要测;只测空腹血糖很容易漏诊。
早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标是餐后血糖。我们可以拿爬楼梯为例:“空腹血糖”相当于休息状态,“餐后血糖”就相当于爬楼梯。当我们的体质刚开始变差时,休息的时候感觉不会很明显,但是爬楼梯时就会感到非常疲惫;当体质进一步变差后,即使不爬楼梯只是休息,也会觉得十分辛苦。
糖尿病也是如此。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迟缓,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,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;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,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,空腹血糖升高才会逐渐体现出来。
也就是说,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,可能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了。如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,就会漏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。
据统计,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,将近一半只是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。当空腹血糖升高时,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,病情更加严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