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黑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农业土壤,重要的商品粮、豆基地,耕垦历史短,多实行一年一熟制,适种春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谷子、马铃薯、甜菜等旱作物,地形低平有水源处也可辟为水稻田。因地形平缓,土地连片,适于大型机械耕作。建国后建立大批国营农(牧)场,开垦大面积荒地,农业生产迅速发展。黑土开垦后,作物产量经7~10年高峰期即趋于下降,其以后的土壤肥力随耕种管理水平向两个方向发展,其一是注意用地养地、合理轮作,施用有机肥及化肥,耕作管理较精细,注意水土保持措施,则土壤肥力得到保持和提高,作物产量稳定而高;另一种是:耕作粗放,频繁机械作业,施肥不多或不施肥,土壤有机质不断减少,结构破坏,养分亏缺,亦有顺坡耕作,不注意水土保持,引起水土流失,黑土层变薄,地块遭侵蚀切割。最终破坏了土壤资源。
2、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的措施是,要根据土地条件,因地制宜、合理安排和调整农、林、牧业用地。对平缓黑土上的农田,应实行粮、豆轮作、套种牧草、绿肥,施用有机肥料和氮、磷化肥;合理耕作,等高种植,保持水土,培养肥力。对地形较陡的坡地宜营造防护林带,治坡治沟,种植牧草,发展畜牧业,如乳牛、肉牛业等生产实践证明,黑土区也是重要的牧业基地,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。